国防教育

[军事理论教育]俄罗斯院校国防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2-06-13   作者:   编辑:

 

俄罗斯院校国防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俄罗斯极其重视院校国防教育,把各类大学、中学和专业学校作为开展国防教育的主阵地,从学生开始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凝聚力。
以尚武精神培育为重点。俄罗斯要求每一个公民在服役前必须在有关教育机构或培训场所学习掌握有关国防、公民兵役义务的初步知识和民防方面的技能。公民服役前的军事教育,主要由俄罗斯政府、联邦主体执行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与联邦国防部、有兵役任务的联邦执行权力机关、社会团体的主管人员共同组织,并且由俄罗斯国防部、有兵役任务的联邦执行机关与联邦教育权力部门,共同制定教育和训练的标准、大纲及教学法。为了加强对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国防教育,俄罗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科书中都突出了军事教育内容。在普通高等院校,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军事教研室和军事训练系的传统。另外,部分高校还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军事系。如医科大学的军事医学系、经济学院的军事财会系等。
俄罗斯国家杜马2003年还通过法案,要求俄罗斯普通学校的中学生每年到就近部队的基地内接受军事集训,各类技校和专科学校的同龄学生也要参加军训。对于高校,《俄罗斯联邦兵役义务与服役法》和《俄罗斯联邦预备役公民军事训练条例》等法规,确定了包括大学生军训在内的预备役军事训练等一整套制度。另外,俄罗斯还建有几十所供学生军训使用的无线电学校、航海学校及航空俱乐部等。
强调潜移默化的影响。俄罗斯注重将院校国防教育融入社会生活。一是用著名的历史人物命名学校,提高学生以其事迹为榜样,向著名人物学习的内在动力。如国立莫斯科大学就是以"罗蒙诺索夫"命名的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俄罗斯这样命名的学校占多数。二是将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呈现在学生触目可及的学校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三是国家大力投资建设多种多样专门的国防教育设施,如战争纪念馆和军事博物馆等,且对广大青少年学生长期免费开放。城市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和街道还以历史上著名民族英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的名字命名,让学生在校外同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四是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组织学生参加国家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的游行与集会,邀请英模人物和老战士向青少年学生做报告,与军事院校联合进行国防教育,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途径渗入学生课外生活,组织学生到部队中实习和训练等等。
启示
首先,要牢固树立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的国防教育观。青少年国防教育的成效直接决定国家国防教育的现状和未来。院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对应的一个领域,它着眼的目标是培养青少年基本的国防意识,具有某种启蒙教育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培养其履行保卫祖国神圣职责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和军事素质。
其次,搞好院校国防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系统的支持。国防教育环境建设是影响国防教育成效的外部因素,是国防教育手段的间接方式。院校国防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空间单独存在。俄罗斯院校国防教育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效,与其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密切相关。例如2005年,俄政府出资举办了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主题的红场阅兵,进行了一场盛况空前的舆论宣传。
再次,要高度重视国防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院校国防教育离不开以教育资源为载体。国防教育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有形资源是指蕴含着国防与国防教育内涵的建筑物、历史遗迹、军事目标等,包括纪念碑、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遗址、军事设施等等。无形资源则是体现国防思想和国防观念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军事历史、文学作品等。要充分利用这些国防教育资源,发挥它们在国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