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综合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平安校园 >> 综合类 >> 正文

[综合类]京高校日均发生3起电信诈骗学生成新受骗群体之一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5年06月17日   文章点击数:  【打印】

 

京高校日均发生3起电信诈骗学生成新受骗群体之一
 
近年来,北京市高校的电信诈骗案件发案量呈相对高发态势,高校学生已成为新的受骗群体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青年人受侵害的比例逐渐走高,目前已达到36.1%。今年前4个月,北京市高校日均发生电信诈骗案件2.9起,发案量已占到高校刑事案件一半以上。
据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高校发生的刑事案件中,电信诈骗案件较为突出。这一情况的出现,不仅是受当前社会面电信诈骗案件高发频发、作案手法不断翻新的总体环境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青年学生群体社会阅历较浅、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又是使用互联网等电信平台的主力军,极易被不法分子选择为侵害对象。
据统计,当前活跃在社会面上的电信诈骗形式有30余种,常见的有冒充熟人诈骗、假绑架诈骗、直接汇款诈骗、网络招工诈骗、电话欠费诈骗等。诈骗内容有专门的团队精心策划设计,针对不同受害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但无论诈骗分子的手段如何花样翻新,最后都是通过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达到骗钱的目的。
>>案例
网购诱导诈骗
3月23日,大学生小孙接到一自称某购物网站客服的陌生电话,并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先后汇款1.2万余元,后发现被骗。
针对此类案件,警方提示,学生遇到有卖家电话称需要退款或重新支付,一定要登录官方网站,不要点击所谓卖家给予的网址。按照正规购物网站的流程,退款都是将购物款原路退回事主购物时使用的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内,不需要更换退款途径。
招聘兼职诈骗
4月29日,大学生小薛在宿舍上网时,有人通过网络聊天工具问其是否愿为网店“刷信誉”,并承诺事成后返还其本金及酬金,小薛遂在对方指导下先后5次购买共计1.1万余元的商品,后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刷信誉”的行为不受任何监管机构的监控,事主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希望广大青年学生不要参与这项活动,更不要妄图通过此种方法获利,避免上当受骗。
冒充熟人诈骗
今年4月,大学生小赵接到学校“老师”电话称让其到学校办公室找对方,“老师”称现在办公室有其他领导,需要送点礼,让小赵到银行帮助转账。小赵先后两次给对方汇去5万元后,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学生在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使用对方在自己手机上存储的号码核实身份,如果没有其他的联系方式,可以通过其他人侧面打听或者当面核实,尽量避免被骗。
版权所有 @ 2017 四川文理学院武装保卫部(处) |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  | 联系方式:0818-2791110(莲湖校区)0818-2760415(南坝校区)
ICP备案号:蜀ICP备06020089号-1 、网警备案号:51170003000124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