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警惕校园几种经典骗术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0年01月20日 文章点击数: 【打印】
警惕校园几种经典骗术
近年来,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生数起诈骗案,骗子的作案手法较以前有所新的变化。时值年终岁末,学校保卫处特别提醒师生员工避免上当受骗。
一、诈骗案件的发案原因
1、贪图占小便宜心理。
2、缺乏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刑事证据收集难度较大,由于诈骗案的发案时间、地点随意性、流动性大,无固定场所,受骗者一般都是事后醒悟,骗子早已逃之夭夭,且骗子的反侦查意识较强,作案手法不断变化。
二、骗子的十种惯用伎俩
1、卖二手电脑(主要是手提式电脑),偷改程序,内存、硬盘与实际价值不符。
2、冒充警察、医生等,骗得学生手机号码和其家长电话号码后,命学生关机几小时,趁机与学生家长联系,诈称学生受重伤或出车祸急需用钱,迫使家长将钱打到骗子的帐上,后骗子关机,逃之夭夭。
3、冒充学校老师、辅导员强迫学生购买劣质复读机、随身听等产品。
4、冒充学生借打手机、钱财,趁人不备,逃之夭夭。
5、借储蓄卡转帐调包法。
6、故意丢钱包作诱饵引人上勾,骗取、抢夺钱财。
7、手机短信中奖法。
8、招聘报名法。
9、贩卖假手机,开机后电量显示不足。
10、趁家中年青人上班之机,串入家属区向老人推销劣质产品骗钱,劫财。三、防范注意事项
1、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不会长黄金”,切勿生贪财之念。
2、遇陌生人搭讪要特别提高警惕。
3、不要随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手机号码)、家庭成员的住址、电话号码告诉不认识的陌生人。
4、在公共场所如车站、码头、机场等处打电话时,注意防范身边是否有人偷听。
5、不要随便将手机、银行储蓄卡等借给不认识的陌生人使用。
6、到自动提款机取钱时,不能让第二者在场看到你所输入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