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防灾减灾专题知识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09年05月07日 文章点击数: 【打印】
防灾减灾专题知识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害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其实,自然灾害亦然。事实上,抗灾“预则立”,也是人们在无数次与重大自然灾害抗争中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不论水灾或地震都是这样。在唐山地震过去20年的今天,人们悟出了“预报是防震减灾的基础”的道理,也是历史的进步。
第一课、地球灾害概述
21世纪,在人类无数次企盼、无尽的憧憬中渐渐向我们走来。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就如同20世纪中叶,人类从太空第一次眺望地球。就是在这颗美丽富饶的星球上,人类为谋求生存和发展,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建立了一座座人类文明的丰碑。但是,当人类陶醉于自己创造的辉煌成就时,我们的家园已笼罩上了阴影。
人类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是所有人赖以维持生存的唯一空间。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却很少从长远和全局考虑如何更好地与这个星球的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从产业革命开始,一系列公害问题便日益严峻地摆在人类面前。本世纪著名的七大公害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日本的四日市哮喘事件、水俣病事件、骨痛病事件和米糠油事件,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直接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以1943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为例。由于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的某种化学物质,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了光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有毒的浅蓝色烟雾,它导致洛杉矶大部分市民患病。1955年再度发生的此类事件,使65岁以上的老人五官中毒红肿,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的人数达400多人。再看看日本的骨痛病。50-60年代居住在日本富山县的村民,因长期饮用被镉等重金属污染的河水和食用含镉的食物,造成镉中毒,很多患者全身疼痛难忍,并引发了贫血、胃萎缩、骨质软化等一系列难以治愈的疾病。
恶化的环境敲响了警钟,人类开始猛醒,开始反思。当人类骄傲地宣称,“我们可以改造自然、改造环境”的时候,对于无私奉献的地球,人类又做了些什么?人类将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或许没有什么东西,能像自然环境对人的生命和幸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那样,可以无偿地取得。人们呼吸空气,喝水,吃动植物食品,欣赏源源不断的自然之力。世界如此之大,它的资源似乎是无穷的。但即便如此,农夫还是牢记着储备这一要诀,他懂得必须留下一些谷物,作为下一次收获的种子”。
在全球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大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动力。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大会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宣言郑重声明,人类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各国有责任确保不损害其他国家的环境;环境政策应当增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
斯德哥尔摩会议期间,在一篇名为《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中曾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的。”而实际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速度已大大超出了人类自己的预料,人类不光预支了许多属于子孙的资源,同时也正在因自己的行为而自食恶果。斯德哥尔摩会议之后,尽管不少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仍然日趋严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和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等方面一连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都表明了人类对这颗美丽星球的无情伤害。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但浓烟、粉尘、臭气、酸雾这些工业文明的产物却正在把大气层变为空中垃圾场。
1984年12月3日深夜的印度博帕尔市,当人们在梦中沉睡的时候,一个恶魔悄然降临。一家由美国投资的农药厂的剧毒原料异氰酸甲酯突然泄露,数十吨毒气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在4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波及11个居民区,20多万人受到伤害,其中2800多人死亡,5万余人终生失明。
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按计划停机检查,由于工作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致使反应堆爆炸起火。摄氏2000度的高温火球迅速烧毁了机房,高强度放射性物质四处蔓延,7000余人死于非命,受放射性伤害的人数难以统计。这次核事故使整个欧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欧洲各国放射性尘埃强度增高,瑞典增高达100倍,欧洲各邻国的蔬菜、牛奶不能食用,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1991年波斯湾海域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生灵涂炭。伊拉克打开艾哈迈迪输油管,每天将几百万桶原油倾泻入大海,在海湾内形成一片长56千米、宽16千米的油膜,几天后溢油总量就达到1100万桶(约170万吨),而以每天24千米的速度向南漂移。所经之处有200万只海鸟丧生,许多鱼类和其他动植物也遭受了灭顶之灾,波斯湾里的一些特产鱼种将永远消失。
垃圾在现实生活中,亦已成为非同小可的社会问题。在美国这个世界上垃圾“产量”最高的国家里,垃圾的年产量约为2亿吨,仅纽约每天就出产垃圾2万多吨。
一次性快餐盒曾是食品包装业取得突破性成功的标志之一,几年前还被赞誉为“白色革命”,而今,却已成为“白色污染”,成为全球公害。有数据表明,一般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很难消解,掩埋在土壤中,妨碍农作物生长;被牲畜误吃,轻者消化系统得病,重者死亡;焚烧,则释放大量有毒气体。
地球在为满身的病痛而呻吟,也在为人类贪婪的索取而愤怒。江河洪灾的泛滥,资源的枯竭,宇宙射线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所有这些,都是大自然发出的通牒,警示人类:自然不是随意盘剥的对象,不是无止境地汲取的源泉,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人类还必须认识到,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与平衡。
地球人现在的生活方式将吞噬曾有的碧水蓝天!人类曾为了生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造了今天的繁荣世界。如今,同样是为了生存,人类面对种种污染造成的恶果,再也无法泰然处之。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为所有的地球公民提出了进入21世纪的行动方式,并首次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能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
人类越来越积极地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起来。清洁生产、开发新能源、推广绿色产品、展开绿色行动……正如今年世界环境日所确立的主题,人类已清醒地意识到--“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我们不能让地球就这样带着伤痕和泪水进入下个世纪,我们不能让曾经的美丽成为久远的记忆。在世纪交汇的今天,让我们再次思考人类文明与大自然永恒的话题--和谐,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绿色文明的21世纪。
第二课、面对滚滚浓烟,如何机智逃生
2000年12月,洛阳东都商厦发生火灾,309人丧生,据法医鉴定,这些遇难者全为呼吸道灼伤窒息死亡。1993年4月,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发生火灾,79人丧生,这些遇难者除1人系跳楼高空坠落死亡外,其余均为一氧化碳及其它毒气窒息死亡后被焚烧……大量的火灾案例表明:火灾中人员伤亡80%以上不是直接与燃烧物接触所致,而主要是由于窒息或被有毒烟雾致死,因此,烟雾可以说是火灾第一杀手,如何防烟是逃生自救的关键。
研究表明,烟雾的主要成分是游离碳、干馏物粒子、高沸点物质的凝缩液滴等,火灾中的烟雾不仅妨碍了人们从火灾中逃生,还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特别是烟雾中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而现代建筑,无论是家居还是宾馆、饭店、商店(场),人们总喜欢装饰豪华,但几乎所有装璜材料,诸如用塑料壁纸、化纤地板、聚苯乙烯泡沫板、人造宝丽板等均为易燃物品,而且这些化学装饰材料一旦燃烧,就散发出大量有毒气体,并随着浓烟沿走廊蔓延,遇楼梯、电梯、垃圾道、竖井,形成“烟囱效应”,以3—4米/秒的速度被迅速向上抽拔,蔓延至楼上各层。面对滚滚而来的浓烟,你准备怎样机智逃生?
当烟雾袭来时,人们逃生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如果惊慌失措或盲目行动、随大流、跟随他人,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只有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和理智、有效的行动,才能安全逃生。在冷静头脑的判断下,要仔细审视所处的环境,尽可能地调集、寻找所处位置的信息,在大脑中寻找到并制订出最佳逃生线路,然后尝试以平时掌握或耳闻目睹的逃生技巧脱离险境,切不可顾及个人财物等而延误逃生良机。
实验表明,一条普通的毛巾如被折叠了16层,烟雾消除率可达90%以上,考虑到实用,一条普通毛巾如被折叠了8层,烟雾的消除率也可达到60%,在这种情况下,人在充满强烈刺激性烟雾的15米长的走廊里缓慢行走,没有刺激性感觉。同时,湿毛巾在消除烟雾和刺激物质方面比干毛巾更为优越适用(但注意毛巾过湿会使呼吸力增大,造成呼吸困难,因此毛巾含水量通常应控制在毛巾本身重量的3倍以下为宜)。在穿越烟雾区时,以毛巾(如身边没有毛巾,可用口罩、床单、甚至衣服都可以替代)作为临时的“空气呼吸器”不失为一条上佳选择,如条件允许,还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穿越浓烟区。应特别注意的是,在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一旦拿开就有可能会立即中毒。
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在逃离烟雾区时,还要尽量的低头弯腰或匍匐前进,必要时,甚至可以爬行,这是脱逃烟雾区的又一诀窍。因为烟雾较空气轻,一般充满空间的上部,而贴近空间地面的一般都是可以呼吸的空气层,即使贴近空间地面的空气层中含有烟雾,但也是越贴近空间地面,烟雾会越淡,这对逃生的人越有利——它能为逃生者提供相对多点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而逃离烟雾区又决不是三步两步就可以逃出的,因此匍匐于空间地面前进就可以称得上是最佳策略与选择了。
在逃离烟雾区时,还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因为火主要是向上蔓延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跑不过烟的。如果楼梯被烧断或被烈火封闭,那么就应当背向烟火方向离开,待离开后,另寻它法往外逃生。
第三课、洪水来了怎么办
洪水灾害中如何原地待救?
水灾的发生,都是灾害能量积累到一定能量的结果,因此在洪水到来前,洪灾区群众应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充分地作好准备。
有条件者可修筑或加高围堤;无条件者选择登高避难之所,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在大树上筑棚、搭建临时避难台。蒸煮可供几天食用的食品,宰杀家畜制成熟食;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
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
二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水灾中,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灾专家们认为,避难场所的选择不容忽视。
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农村的避难场所大体有两类:
一是大堤上,但那里卫生条件差,缺少上下水设施,人们只是将洪水沉淀一下、洒些漂白粉直接饮用;加之人畜吃喝、排泄都在这里,生活垃圾堆积,时间一长,极易染上疾病。
二是村对村、户对户,邻近村与受灾村结成长期的"对手村"关系。在洪水多发的乡村,政府通过发放卡片方式形成"对手户"。专家自豪地说,这是外国所不具备的,我国人民长期与洪水斗争保留下来的良好传统。
旅游遇到山洪怎么办?
山区旅游若遇暴雨,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半小时,就有山洪暴发的可能,缺少经验的城里人往往在大雨来临后,还在山沟里游玩、在河水中游泳,旅游车仍在危险地段行进,以致遭遇灾难。据专家说,近年在张家界、黄山、嶂石岩、崂山等著名景点,都发生过此类伤亡事故。因此专家告诫,在山区遇雨,一定要马上寻找较高处避灾。同时要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在日本某地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故:上百万人在河滩避暑,水库当时要紧急泄洪,警报已发出,巡警车也对游人不断地广播,而避暑的人们就是漫不经心,以为洪水绝不会那么快到来,而当洪水迅速包围上来时,才慌了手脚,结果淹死了11人。
作为旅游部门,也有责任在易发生山洪、滑坡处设置警示牌,并向游客发放关于景点内何处可能发生危险的说明材料。
第四课、海上遇难,如何生存?
海上的生存状况或许比其他环境中显得更为恶劣,要求最为苛刻。飞机与船舶一般都携带救生设备,但在深海中,即使进入救生筏也困难重重。一旦救急用的食品与 淡水储备告罄,等待额外的救助度日无异于束手待毙--
因此必须利用各种可能途径,从茫茫大海中获取食物与淡水,尽可能长地维持自己的生命。
不是所有的鱼类都可以食用,捕获某些鱼类本身就存 在危险。通常鲨鱼的攻击性被人为夸大了,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合理的行动是躲避或者吓住它们。在地势险峻 、风急浪涌的海滨登陆也充满危险。为了使危险降到最低限度,要虚心听取建议。
地球表面约有4/5为水域,在所有的求生环境下可 能是最可怕、最难以存活的地方。在寒冷的水域中,身体很快就会冰凉,即使在一条小船上,寒冷的海风也会使体 温急剧下降。没有一定的装备,独自在寒冷的大海中显然生机渺茫,难有转机。
如果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和主要的洋流,或许能预测 出海水会把你带向何方。尽管旅程漫漫,但在暖流中(如穿越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有丰富的鱼类和海洋生物资源。
浅海附近的水面也有许多可以食用的鱼类,不过也有 危险鱼类,如鲨鱼和有毒鱼种。它们主要生活在气候温暖区域的珊瑚礁附近的浅水中。如果没有携带蒸馏海水的装备,淡水是困扰你的一大难题。
▲操纵救生船▲
启航不久,乘客们将被告知如何操纵救生船。下面的 活动应该成为一种良好的彩排程序:指导乘客们如何穿上救生衣,如何开动救生船,如何在救生船上生存。小船只的水手也应该设计这种演练形式,训练船上的每个人。船舶上的安全设备有救生船、简易救生筏、可充气气艇、救生带、救生衣。
如果不得不离开大船,应该穿戴暖和,最好选择毛织 品。不要遗忘帽子、手套以及颈上的围巾。假如只能在水中漂浮,衣服也不会妨碍你,它可帮你避开最大的敌人- -身体裸露。可能的话,拿上手电,抓些巧克力,方便时可将甜食煮热食用。事故发生后,大家不要推搡、喊叫或慌乱--登上救生船、木筏或橡皮筏时,更应秩序井然, 这样速度更快。一定要保持冷静。
离开船舶或飞机之后,给救生衣充气。救生衣有明亮 的色彩,常装有警哨、灯光和染色标识器--在温暖水域 中使用能吓走鲨鱼。
如果只能跳船登小船,先扔一些漂浮物,然后在其附近跳下。
▲放弃大船▲
放弃船舶或飞机时,携带必需的物品最为重要。救生衣、救生带能够节省体力,防止漂流时体力消耗过多。不过即使没有救生衣,在海洋中漂浮也非难事--人体的密 度小于海水。只要学会在水中放松,任何人都不会产生即刻溺水的危险,但在慌乱或恐惧时,要想放松下来却相当困难,此时漂浮就相困难。如没有救生衣、救生带,给衣服灌气也有助于漂浮--尽管人们通常的建议是脱去衣服 ,其实穿上衣服是一种好方法。
第五课、沙尘暴 世纪警告
在世界进入21世纪的第一天,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到来的欢乐时光中时,一场沙尘暴悄然袭击了北京,像是一个警告,又像是一个预言:环境问题将更为严重地威胁进入21世纪的人类。
沙尘暴,长途迁徙的环境杀手 进入世纪末以来,沙尘暴愈加肆虐无度,经常 一日之间尘沙漫天,一切都笼罩在沙尘之中,看来令人触目惊心。
90年代,我国在沙尘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就。北京50年代平均沙尘暴日数、扬沙日数和浮尘日数分别是90年代的8倍、14.5倍和3.2倍。但到了2000年春季强沙尘次数却陡增,达到90年代历年同期的3倍以上。
对沙尘暴在世纪末的“大举进犯”,科学家们忧心忡忡,并对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尤其对沙尘起于何处追根寻源,一查到底。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陈广庭研究员在研究中认为,沙尘暴主要起于新疆东部戈壁、阿拉善高原北部以及内蒙古杭爱盆地,这些地带堪称风暴中心,常常扬起上千米高的沙尘,形成沙尘暴。受西风环流的影响,沙尘暴沿阴山北坡风蚀沙漠化区向东挺进,沿途继续卷起大量沙尘。在河北化德、康保一带分为两支,南支在张北高原向南运行,继而进入洋河谷地向东前进。北支沿阴山余脉进入浑善达克沙地,然后从丰宁围场一带南下。两支裹挟沙尘的大风分别从永定河谷、潮白河谷、关沟三个大风口进入北京。
2000年春季,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北京气象学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等单位数十名专家也对华北地区的沙尘天气起因做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在历经甘肃、内蒙古等地长达千里的实地调研及对北京沙尘样本进行分析后,在“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的分析报告”中指出,沙尘暴中80%以上的样本属壤质和沙质土壤,这些浮尘来自位于内蒙古和河北面积大约25万平方公里的退化草场和撂荒耕地。在内蒙古的四王子旗和武川县,科学家们看到,由于过度垦植,地面上很薄的土壤都被风刮起,剩下的则是难以耕种的沙地。
大环境的恶化也是北京地区再次进入沙尘暴频发期的罪魁祸首。多年来我国沙化土地面积由五六十年代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发展到90年代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其中部分地区近年开垦的土地中,有近一半撂荒,这些地区在大风天气,就会有大量沙尘被吹向天空,成为北京不受欢迎的“天外来客”。
气候变暖、空气干燥也使沙尘“肆无忌惮”。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十年里,在全球增暖的影响下,北半球降水量虽变化不大,但温度将显著升高,地表蒸发加快,土壤将更为干燥。尤其北京,近20多年里,平均气温已上升2℃以上,土壤水分蒸发量上升了50毫米以上,这种干燥的气候将带来更多的沙尘。
风沙灾害成为心腹之患
沙尘暴不仅是首都北京的“心痛”,全国数十西北城市都深受其害。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0年4月底5月初发布的监测结果,受当年4月底西北地区沙尘暴和大风天气的影响,西北、华北地区部分城市在受监测的一周中,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较大,空气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中兰州、呼和浩特、太原空气质量为5级,属重度污染;北京、郑州、乌鲁木齐空气质量为4级,属中度污染;西安、石家庄、银川、天津、杭州、武汉、南京、重庆等13个城市空气质量为3级,属轻度污染。
一场大风,裹来无数沙尘,也卷走了数百亿的人民币。据有关科学家的科研报告,我国沙害每年造成的损失达540亿元,约占全球荒漠化造成损失的16%,风沙灾害已成为我国的心腹之患。
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专家组编制的“防沙治沙技术方案”中,详尽列出了风沙的灾害及损失:蚕食可利用土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有1000万亩耕地、3525万亩草地和9585万亩林地与灌草地沙化,全国土地沙化面积已达161万平方公里,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延;掩埋村舍———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1400公里铁路、3万公里公路和5万多公里灌渠常年遭受沙害威胁;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
向沙尘暴“宣战”
还北方城市风清水碧的春季,虽然很难,但人们还是向沙尘暴打出了重拳。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已联合制定了中国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同时计划10年内投巨资60多亿元治理北方的沙漠化土地。
据国家林业局主管荒漠防治的官员介绍,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分为9大工程,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周边地区、环北京地区、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黄河下游故道、柴达木盆地和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
北京地区将是防沙治沙工作的重点,但此地区只是防沙治沙工程很小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西部开始沙漠化治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缓解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环北京地区包括内蒙古、北京、天津、山西和河北,其中内蒙古地区防沙治沙区域占50%以上。
许多治沙专家在做了大量研究之后提出许多具体防治沙尘暴的建议。沙漠专家陈广庭曾谈到:使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沙漠变绿洲不是当务之急,而人造沙漠形成时间短、沙化程度浅,从自然条件和我们掌握的技术看,这些地区完全可以恢复生态平衡。
针对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的生态恶化,专家认为,在沙尘天气涉及的200万平方公里区域内,强度供尘区以内蒙古中部和河北省北部约25万平方公里的退化草场、撂荒耕地及旱作耕地为主,应迅速采取措施,首先对这一部分土地进行治理,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大幅度降低草场载畜量,并适当采取人工措施,恢复天然草原植被,如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影响京津地区的主要沙尘来源,形成首都圈的绿色生态屏障。
专家认为,对全球天气变化趋势的把握需较长时间的科学积累和能力建设,而大面积恢复林草植被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当务之急是建设和完善沙尘天气监测系统,以降低强沙尘天气造成的损失。为此,须针对我国沙尘天气的特点,研究沙尘天气动态监测方法,利用卫星遥感、雷达和控空等手段,对沙尘天气的形成、发展和扩散进行跟踪观测,形成一个实时的沙尘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并及时发布信息,以利于提前安排好生产、交通和群众生活,尽可能减少损失。
正如专家所期望的,我国目前已经能够用卫星空间技术对沙尘暴进行监测和评估。沙尘暴与洪水、林火、台风等灾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突发性和较短的持续时间。这一特点给沙尘暴的监测和预报带来困难。另外,由于沙尘暴往往发生在交通通讯条件较差的地区,涉及的地域可能相当大,用常规方法评估灾害影响,速度太慢,容易延误减灾救灾工作。而沙尘暴卫星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应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实时对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监测、短期预警和灾害影响评估,如此将为沙尘暴的防灾减灾救灾和沙漠化防治提供辅助决策服务。人们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以减少沙尘暴带来的损失。
……我们确实做了很多,但在新世纪的第一天,沙尘暴还是来了,作为一个新世纪的警告,作为大自然向人类的挑战。